當前頁面: 首頁 > 新聞中心新聞中心
近幾年,我國風電市場保持高速增長,2010年累計裝機和新增裝機更是雙雙登頂世界第一。固定的上網電價政策也讓開發商們賺得盆滿缽滿。然而,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風電機組的市場價格卻連續下滑,整機供應商的利潤空間一步步被壓縮,整體進入微利時代。
“目前,我國1.5兆瓦風機價格大約為3600~3700元/千瓦,為高峰時期的一半。”上海電氣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琦表示。
自2008年以來,我國1.5兆瓦級風機的平均價格以年均22%~23%的速度下降,2010年末的均價達到3900元/千瓦。有消息顯示,目前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的報價最低,其1.5兆瓦機組報價已經跌至3200元/千瓦,而在申能內蒙古某項目的招標中,東汽2兆瓦的機型更是報出了令人咋舌的3650元 /千瓦。
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黎翔直言,在現在市場價格體系下,風機企業必須依托規模優勢才不會虧本,“個別風機供應商所謂的盈利,往往只考慮了設備采購和制造的成本,卻忽略了后期的服務和維修工作。”
明陽風電首席運營官郝義國則認為,產能過剩是造成目前市場非理性競爭的主要原因之一,“近年來大量投資商紛紛涌入風電設備制造領域,在加速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同時,也導致國內風電設備制造產能過剩的問題日益凸顯。”
據了解,2010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近2000萬千瓦,僅華銳、金風、東汽、明陽和聯合動力五家企業的產能就超過了上述容量。同時,丹麥維斯塔斯、西班牙歌美颯、美國GE等國際風機制造業巨頭紛紛在華建立生產基地,風電市場競爭之激烈前所未有。
面對席卷整個行業的利潤危機,零部件供應商作為整機企業的戰略伙伴,同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。
重慶科凱前衛風電控制設備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李輝表示:“整機企業的成本壓力必然會轉嫁給零部件供應商,而零部件企業的上游,如電子器件市場采購價格基本透明、穩定,因此我們將承擔最多的價格下降壓力。”
另外一位國內第一梯隊變流器企業負責人也坦言,雖然2011年企業訂單大幅增長,但利潤率卻在下降,目前只能以量來支撐。最重要的是,長此以往還將影響企業未來的研發投入。
不樂觀的是,業內專家普遍認為,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,價格競爭還將持久存在,未來3年可能是風電設備行業洗牌的階段。